Harbeth Super HL5 plus

Harbeth喇叭總給我⼀些微妙的情愫,因為我沒機會參與它的過去,但如今在茫茫喇叭海裡終究遇⾒了 它。所以這次器評,我要說搭配聽感,最後更要⼤膽提出選購這對喇叭的關鍵所在,如果您愛 Harbeth,請不妨考慮我的預算分配⽅式,然後瞄準這對改款經典吧! 一分鐘看焦點: 1. 擁有寬廣的聲底,其單體設計可輕鬆表現高質感的人聲與弦樂。中頻有肉、細節各就各位,這對喇叭 面對大多數音樂都有使人點頭的音樂性。 2. 鑑聽血統顯現在對訊源及線材的敏感度上,只要擺位得宜,音場深度、樂器分離度等,也會令人忘記 喇叭的存在。 3. 外觀是一貫典雅的老派英倫風,作工精緻,上了網罩就能輕易融入家居。 建議: 1. 訊源對此喇叭的質感影響很大,不怕器材便宜,就怕音質不夠細緻,搭配時務必慎選訊源。 2. 若要聽出鑑聽性格,線材建議可往中性、解析力強的方向尋找,聽起來空間感也會更好。 3. 起始擺位可按原廠說明書建議的距離(左右2米、前後3米),能聽到大而清晰的形體。聆聽時建議耳 朵高度要接近高音單體,若坐得太高,結像會比較不明確。 以下先來看圖說故事。

Harbeth Super HL5 plus

正背兩⾯的銘板先彰顯了其經典氣質。整個⽊箱不是⼀體成形,⽽是⽤螺絲以平均扭⼒固定住的。箱體 前後都能看⾒固定⽤的螺絲,光⾯板與背板就⽤了24顆,三只單體另外也⽤了16顆螺絲,非常可靠。

Harbeth Super HL5 plus

邊框⼿感溫和,作⼯頗有⽔準,⽅形箱體線條簡潔,但不⾒得⼈⼈都能做出這種經典味道。

Harbeth Super HL5 plus

內部有50公升容積,從低⾳反射孔可明顯看⾒內部做了不少吸⾳處理。

Harbeth Super HL5 plus

背板端⼦是Bi-Wire設置,⽤家搭配幅度更寬廣。

Harbeth Super HL5 plus

罩上網罩就顯得典雅⼤⽅。⽽且原廠有特殊設計,使網罩不影響聲⾳擴散。實際聆聽時,真的讓⼈出乎 意料,因為這對喇叭上了網罩後⼀樣能唱出清澄的⾳質。

Harbeth Super HL5 plus

不只網罩,連⾼⾳單體的保護網也是設計過的啦!原廠宣稱,這不僅是保護,還會起到協助⾼頻擴散的 作⽤。 英國喇叭是⼀個⼤集合,發燒友可能會替「英國喇叭」蓋上⾼頻偏暗、中頻溫暖濃郁的戳記。但平⼼⽽ 論,每家廠商的關鍵技術、調聲思維都有差異,這般想法多少有點以偏概全;譬如本次評論的Harbeth Super HL5 plus(以下簡稱HL5+),如果您⽤上述的印象來評斷,便會錯過它最⼤的妙處:聲底⾃然、 韻味⾃決。 有蹊蹺的三⾳路 先從下往上看單體,那只200mm的中低⾳⽤上RADIAL 2,獨家配⽅的招牌聚合物振膜,優質中頻有保 障;再來,HL5+還有⼀只25mm的鋁盆⾼⾳與⼀只20mm的鈦振膜超⾼⾳。超⾼⾳背後有釹磁鐵保障傳 真度,⽽⾼⾳背後則採磁液冷卻的作法,減低⾼⾳「熱阻效應」,讓聲⾳損耗跟著降低;⾼⾳與超⾼⾳ 的設計都強調減少失真的概念,讓⼈隱約感受到Harbeth的鑑聽⾎統。 等等,看下來好像哪裡有點奇怪?原來是其三⾳路設計,這款喇叭特別的是它分成「超⾼⾳、⾼⾳、中 低⾳」等處理頻段,與⼀般「⾼、中、低」三⾳路不同,HL5+的作法反倒可以描述為⼆⾳路加上超⾼ ⾳。我推測這種作法的⽤意是要在原本已很優秀的⼩叭體質上,進⼀步優化⾼頻表現,也能避免過往的 ⾼頻偏暗刻板印象。值得注意的是,假設拿現代規格漂亮的⼆⾳路⼩鋼砲來比,HL5+竟然還是「短了⼀ 截」?怎麼說?請仔細看,儘管加上超⾼⾳,它的⾼頻延伸竟然只保守地開到20kHz?

Harbeth Super HL5 plus

換句話說,超⾼⾳單體需要負責的部份並不誇張,幾乎只擔任「⾳⾊修正」⼯作⽽已。當代喇叭如果增
多單體,考量多半是強化中⾳與低⾳,把能量平均分配給不同單體發聲;但是,讓⾼頻再分⼯的HL5+是
光靠⼆⾳路就能給出好表現的喇叭,也不⾛比爆棚、拼動態的路⼦,推測起來,它是要請聽者感受⽤⼼
Harbeth調校的⾳⾊。
雖非中性,鑑聽⾎統仍在
確實,我認為⽤中性無染來形容HL5+有點危險,畢竟其設計已經暗⽰了⾃⾝溫暖的中⾳基調與優化的⾳
⾊,不過,這可不代表它被⾳染暈得亂七八糟,也不代表⾳質乾淨程度有打折,從箱體處理便可看出端
倪:HL5+箱體並非⼀體成形,前障板與背板是靠螺絲固定住的,這是原廠維持聲⾳純淨的慣⽤技術之
⼀。
作為評論員,我得老實說,原廠觀點我不敢盡信。假使這樣的箱體是徹底杜絕⾳染的作法,應該有更多
⼈採⽤,所以比較合理的解釋應該是「經過Harbeth計算,這種作⼯最適合傳統⽅形⽊箱的設計」;實
際聽過HL5+,可以確定的是,這對喇叭重播出來的⾳質果真純淨,儘管聲⾳不讓⼈感到精準犀利,卻能
忠實反應線材與前端訊源的質感差別,這就是HL5+的鑑聽基因吧!
訊源綜擴⼤亂鬥
這次評論的測試片有賈克路⻄耶三重奏那張「The Best of Play Bach」,我⽤這張軟體抓住頻段比例、
形體感與⼤致的速度感;接著聽柏林古樂學會樂團演奏的韋⽡第「複協奏曲」專輯(Harmonia Mundi
HMC 901975),測試⼒度、重量與空間表現、弦樂質感;⼈聲、中頻細節、樂器分離度、動態等,則
⽤瑞鳴的「短歌⾏」與Tennstedt指揮的⾺勒「第⼆號交響曲」作為初步測試。社內的訊源與綜擴盡量都
搭過⼀輪,此處寫出印象深刻的幾組搭配。
1.
⼀開始聽Yamaha CD-S2100與⾕津DA&T A38,兩者搭配出來的⽔分很⾜,遇上這對⾼頻漂亮的喇叭就
怕空間處理不好。實際聆聽發現聲⾳太綿,⾼⾳量感也偏多,從餘⾳裊裊變成餘⾳「嗡嗡」。這印證了
我的猜測:由於HL5+有⾼頻⾜量的體質,第⼀重點絕對是先找出頻段平衡與形體感,如果⾼頻無法漂亮
收斂,聲⾳容易失衡。
2.
若採取個性完全不同的PS Audio訊源呢?他家PerfectWave Transport Memory Player與DirectStream
DAC的整套訊源同樣也以精細的中⾼頻質感取勝,然⽽中⾼頻量感比例與Yamaha⼤異其趣,搭上
DA&T A38呈現的是更多中頻⼒度。相對⽽論,這對喇叭若⽤Yamaha加DA&T,屬於軟質⽔潤者,⽽⽤
PS Audio加DA&T則比較均衡健美。然⽽,這兩套組合都有中頻與⾼頻比例稍多的問題…究竟是這對⼤
書架需要控制⼒更強的擴⼤機,還是訊源該全盤換過?
3.
先換擴⼤機聽聽看。社內的BladeliusThor MK3 Novitas雖然價位帶更⾼,但有超額供電的優勢,應能充
分駕馭這對喇叭;越級搭配後,發現癥結果真在於擴⼤機控制⼒。前述Yamaha訊源加上Bladelius的綜
擴,既能保留訊源的質感,暫態反應也提昇不少,這對靈敏度86dB的喇叭,果然還是需要超額供電的擴
⼤機來伺候才能找出最適搭配,同時也請注意,替HL5+挑擴⼤機,應找⾼頻不外放者。
4.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如果是PS Audio成套訊源搭上Bladelius,⾼低頻段的比例更符合我的想像,雖然⽔分少了點,但是細節 與解析⼒俱在。聽Bass與⼈聲表現時,發現「輕重緩急」更好,也就是⼒度收放與暫態反應更快。以中 ⼤編制曲⽬來聽,低頻的厚度與空氣感也較多,低⾳聲部的起伏比較明顯。綜觀起來,這個組合需要的 是能夠強化中低頻比例的線材,密度、重量感就會更傑出。 從參考軟體聽換線前後差別 英國系喇叭何⽌⼈聲充滿⾁味?其實HL5+唱起純器樂也是帶有集中的⾁味,且不會過份濃郁。它的表現 幅度比想像中⼤得多,聲底寬廣⾃然,還能聽出訊源個性與線材韻味。聽HL5+,追求中頻質感與訊號純 淨度是基本要求,線材挑選就端看個⼈調聲⼝味。既然要求中頻質感與訊號純淨度,⽤上述韋⽡第的古 樂器專輯調聲應當合宜。另外,我還想聽到古樂器在輕盈鮮活之外的⾯貌,⽽這份演出有飽滿的合奏⼒ 度,恰可檢測HL5+的實⼒。 原本我接Nordost喇叭線,但Nordost對此喇叭⽽⾔, 聲⾳密度與全頻段速度感太強,反⽽讓樂器的聲 ⾳與堂⾳都太充盈,也就相對減弱空間感;換成Wireworld的Mini Eclipse 7,穩當溫和的個性反⽽發揮 這對喇叭⾃⾝的解析⼒,讓堂⾳歸堂⾳、樂器歸樂器,於是⾳樂聽來更⾃然。 如果您是⼝味偏重的調聲派,請找出個性類似Kimber Kable的線材。我途中嘗試把綜擴的電源線換為 Kimber Kable PK-10 Gold,結果好像硬是在綜擴裡⾯塞進真空管,⾳⾊突然濃郁了起來,提琴類樂器 迷⼈的沙沙聲也明顯不少。總體來說,Kimber Kable的電源線配上弦樂器確實順⽿,有⼀貫豐滿甜潤的 表現,但並非預料中清澈細緻的古樂器聽感,所以還是換回原本的參考線材。 最後調整的⽬標是什麼?以參考軟體內的「RV. 156」來說,前者在⿑奏時要有非常凝聚的弦樂線條,也 不應讓任⼀聲部聽起來單薄,更重要是拉奏時的輕重對比,韋⽡第的協奏曲本該唱出⼀定的戲劇張⼒。 還有「RV. 522」,在快速⾳群中聽出擦弦質感就不必說了,頭尾兩個樂章的下⾏⾳階動機聽起來也得要 夠爽快,所以喇叭得唱出適當的重量感,⽽HL5+最後當然沒有讓我失望。真要說有遺憾,應該是動態部 份。我在評測時,密度、速度、動態三項沒給滿分。不過,速度可以靠擴⼤機與線材來彌補,密度也不 是⼤問題,因為聲底偏向寬鬆,訊源⾳質好的話,可以提昇聽感。嚴格說來,只有誇張動態無法詮釋 (聽⾺勒便難免露出破綻),除此之外我都滿意。 為消費者找到最經濟的搭法!? 讀者可能會想「等等!前⾯提到的前端器材不是都很⾼價?不符比例吧?」沒錯,會⽤這些⾼價的前端 器材去搭,只是想找出這對喇叭的極限,也是試圖為讀者抓到這對喇叭的調聲癥結。究竟我抓到什麼重 點?究竟最經濟的買法為何?預算怎麼分配最好?請您鎖定316期「音響論壇」,讓小周幫您擬定買 Harbeth的預算分配方式!

Harbeth Super HL5 plus

本次聆聽環境。原則上按照原廠建議,喇叭之間間隔約2米。喇叭中點離聽者3米。投射⾓度請⾃⾏調 整,先抓出⼈聲或⼤提琴的形體感,便能事半功倍。再次提醒,聆聽時,先從⽿朵與⾼⾳單體(不是超 ⾼⾳)⿑⾼的座位開始聽聽看吧!

Harbeth Super HL5 plus

同場加映本次特別推薦參考軟體:柏林古樂學會樂團演奏的韋⽡第「複協奏曲」專輯,測 試弦樂質感當然沒問題,更要緊的是,您的系統能不能聽出韋⽡第賦予樂器的⼒度與重量感?⿑奏時要 有凝聚活⽣的弦樂線條,也要有拉奏時的輕重對比,韋⽡第的戲劇張⼒才能做⾜。這張錄⾳的空間感也 很不錯,聆賞測試兩相宜,推薦給您。(Harmonia Mundi HMC 901975,上揚)